当即有乡亲主动出来说道:
“刚才去灶屋的就只有四个人,杨婶子什么手艺咱都知道,老杨……他能煮碗面条就算不错了。明明这小子话都听不懂,还能有谁?咱们也别小瞧了人家小丫头对吧?来,冬儿丫头快坐下,咱们赶紧趁热吃,别浪费了人家的心血啊。”
不用他说,其实好些人已经垂涎这一桌子才有一会儿了。
这些菜不仅瞧着漂亮,闻起来也很香的啊。
怎么不想快点儿吃进肚子里尝尝味道?
只是刚才好奇大厨是哪位,才被吸引了注意力。
这会儿重点又回到了菜肴上,哪还忍得住。
院子里顿时就热闹起来,却不是谈天说地的热闹,而是筷子盘子碰到一起,还有咀嚼东西的声音混杂着响起的热闹。
哇。
这青菜,清脆爽口,不缺油水却又不过分油腻,好吃!
这肉片儿,切得薄薄的模样,仿佛只在热水里烫过几秒,边缘微微翘起,内里吃着却嫩而香醇,爽!
就连汤汁儿浸泡在米饭上都是香的。
按理说,他们一般在宴席上,更热衷于吃大肉的,那些平时太常见的青菜啥的,几乎不受人欢迎。
剩下的菜还会直接拿着容器装走,大家回家再吃。
也就是一顿宴席能让全家吃几顿,把送出去的红封都给吃回来,甚至还更多,那才算好。
可今儿个,却是奇了怪了。
不只是肉类菜肴,那些青菜都没人挑剔的,一口一口吃得格外香甜。
一开始还冲着肉去的宾客,一见其他人吃得香,也忍不住夹一口菜尝尝,这才发现了新世界的大门。
原来小菜儿也不比肉差!
吃口肉再吃口菜,一点儿不担心会腻味啊。
平时大家办宴席,最热闹的不过是吃饭途中一群人还要喝几杯,然后吵吵嚷嚷地说着话聊着天,从村这头说到村那头,声音大到连村子里的狗叫声都能遮盖过去的那种。
偶尔喝多了,几个人说话的嗓门儿越提越高,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在面红耳赤地吵架呢!
今天却不同。
别说是不停地聊天了,他们就连和其他人对视一眼的时间都没有,就怕自己动作慢了,盯上的吃的就会被一抢而空。
方才还觉得太多了的一大桌子菜,这会儿竟觉得肚子在叫嚣:我可以的!我都可以!再来一倍我也装得下!
所以,难得的是宴席上没什么吵吵嚷嚷的声音,多得是杯子碗筷触碰到一起的清脆声。
就像是一场奇怪的吃饭比赛,一个个只顾着埋头大吃。
这顿饭结束得比他们想象中的要早。
桌子上一片“干净”。
不是说整洁到一尘不染的那种,而是盘子里的菜吃得一干二净,碗里的米饭一粒未剩。
就连盘子底下的那些剩下的汤汁儿,都被大家倒在碗里拌着米饭吃光了。
本来杨婶子今天还特意多做了不烧饭,就怕会不够。
反正现在天气凉爽起来了,多出来的米饭他们四个人留着也能吃炒饭还有饭团子。
之前夏冬儿做过一次,味道还很不错呢!
哪知,别说是几顿饭了,现在一颗米都没有多余的。
原本,住在镇上的那几位还稍微会注意一下形象,不太好意思做得太过,可看到村里人都在用汤汁拌饭。
那粒粒分明的米饭裹夹着漂亮的油汁儿,顿时就泛起了诱人的光泽,吃起来好像比单吃菜下饭还要入味的样子。
他们就在意不了什么形象问题了。
原本好像吃饱了的肚子,瞬间就空出了些空间,让他们不自觉伸手再添了半碗饭,抢着端来了一盘剩下的菜汁倒进碗里,几下拌匀了就吃了下去。
那一刻,他们感觉再也回不去了。
以后,什么秀气啊讲究啊,在美味面前,根本不堪一击嘛!
这会儿酒足饭饱,算是要下席了,他们才回过神来。
瞧着这比脸还干净的碗碟,真是……忍不住脸红的同时还有些异样的满足呢。
自家的宴席这样受欢迎,当然是一件好事儿,这说明他们做得很好。
杨婶子脸上都是笑眯眯的。
来之前还打算今天能端回去一碗剩菜的乡亲们,此时也是心情复杂。
想到回家后媳妇儿孩子眼巴巴地惦记着,他们还有些心累。
咋回事?
当然是因为他们吃得太多了,根本没有剩菜可以端回来了。
人家杨家两口子做得厚道,分量十足,菜式也多。
按照正常情况,绝对是每个人都能外带一些走的。
可冬儿那丫头做饭简直就是一绝。
这多出来的分量都被他们吃掉了,连同厨房里作为后备的一点儿多出来的菜,中途也端出来了。
这能怪人家吗?
不能啊。
只能怪他们自己太能吃!
大家摸了摸已经胀起来的肚皮,就像是怀里揣着一个小西瓜。
行了。
待会儿去镇上买点儿啥东西作为礼物,好好哄哄家里的孩子吧。
村民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约而同地做出了决定。
“冬儿丫头,你这手艺,我看行!”眼看着时间也差不多,该回村子去了,村长便对着夏冬儿说道,“凭手艺吃饭,咱不丢人。你那小摊子支起来后,以后咱们村的人来镇上,保管来照顾你生意。还有……”
他扭头看了看自己村子的人,严肃地说道:“小丫头养家也不容易,你们回去后可要跟家里人都说清楚,去人家摊子上吃东西,必须得给够银钱,别来什么欠账赖账的事儿。否则,以后就别说是我五阳村的人,丢份儿!”
其他人连忙道:“哪里会?咱们都是做长辈的,还能干出这不要脸的事情?”
他们五阳村可是难得的和睦团结了,至今也就是出了个夏大勇那样的奇葩,还是因为陷进赌博里给毁了的。
只是……
一群人心里感慨几声。
当初只以为小丫头带着弟弟来杨家铺子做帮工,还说杨大叔两口子实在是好心,收了两个还不知道能帮上什么忙的小孩儿在铺子里头。
谁知道,人家还有这等本事?
这杨家两口子做好事是做好事,平时却能吃到不少冬儿丫头做的吃的吧?
慕了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