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老二一家已经沉迷在几盘炒饭里不可自拔。
店里和他们一样的客人,却还有许多。
每种口味的炒饭,都能给他们带来不同的惊喜。
吃过了其中一种,就恨不得身上能够再长出几个胃,好把店里其他口味的炒饭都尝个遍。
等到厨房里的米饭用得差不多了,夏冬儿才对着外头等着的伙计说道:
“饭用完了,跟外面说不接待新客,要准备打烊了。”
听了消息的小二连忙跑出去通知,这一下,顿时引来一阵哀嚎。
不仅有来晚了还没来得及等到座位的客人,还有已经坐在位置上吃过了的。
他们有的还准备再来第二轮呢。
虽然一个人吃不下太多,可是点一两份一桌子人再分一下,也能吃得下呀。
还有,可以点单打包带回去给家里人尝尝,或是等着下午饿了再吃也好嘛!
谁知道,今儿个这么快就卖完了,想吃第二轮都没有。
他们这好歹还吃过了呢,一个年假过去,都快要忘记了四季酒楼排队有多难的那些人,来晚了以后,连第一轮都还没吃得上呢!
好在以前其他菜品也没少遇到过这种情况,店里的伙计非常熟练地开始安抚客人,并且通知他们晚上还有一顿。
明儿个就没有炒饭了,会恢复平时的菜单。
不过看今天的效果,下个月可能还会有,具体的到时候也会在外面张贴告示通知大家。
没办法,卖完了就是卖完了,赖在这儿也只能闻闻味道,吃是吃不上的。
没有吃上的客人们开始往外走,并且下定决心晚上一定要早点儿过来,务必要抢到位置。
虽说下个月可能还会有,但四季酒楼的第一次炒饭日,他们坚决不能错过啊!
否则还算什么爱吃的老饕?
店里的客人们瞧见这些无奈败走的人后,心里不免有些嘚瑟。
还好他们来得快!
就连蒋老二他们这样头一回知道四季酒楼的新客人,此时心里也有了一种吃到美食以外的满足感。
这,大概就是“限量版”的快乐吧!
后厨里,炒完了最后几份炒饭的夏冬儿洗了洗手,又去后面拿盆打了水洁面,这才感觉浑身舒服了许多。
等到前面吃饭的客人全部送走以后,店里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
还好如今天气冷着,在后厨里待了这么长时间,去外头走上一圈,就凉快了,一点儿不觉得热。
要等到盛夏,那才真是难熬了。
夏冬儿决定早点儿做准备。
话说,古时候也有用冰的吧?
一方面是存冰,用地窖之类的空间保存冬季里的冰块,留作后用;
另一方面,自然就是自制冰块来用了。
夏冬儿如今虽说不算是大富大贵,但钱还是不缺的。
又有李家和夏老爷子留下的人提前得了吩咐,会听她这边调遣提供帮助,人脉便也有了。
还有李老板那边的关系在。
有的东西找起来或许并不算太难。
夏冬儿准备两种方法都用起来,不管哪种能有效果都好。
冰可是个好东西呀。
大冬天或许看不出来,可等到夏天,那就用处多了。
不仅可以用来降温乘凉,还可以做吃的。
冰沙、冰饮、冰淇淋……
想想都爽快了呢!
当然了,目前最重要的,还是晚上又一通炒饭。
店里的炒饭口味太丰富,别说是外面的客人了,就是小六子他们这些自己人,都觉得还没吃够。
一个人的肠胃容量有限,便是他们这些店里的伙计,也只能吃到其中一部分而已,还有好些今天没吃到呢。
等到晚上一打烊,小六子几人就凑了过来:
“师父,今儿个这个活动效果还不错吧?”
“还行,”夏冬儿点了点头,“准备的食材都卖出去了,应该不错的。具体的就得看阿智那边的账本了。”
阿智听后,笑着说道:
“那当然不只是‘不错’了,应该是相当好。看来喜欢吃炒饭的人还不少呢!
虽然炒饭卖得不贵,但上菜速度和吃的速度都更快,桌子那边的翻台也就快了,算下来盈利还真不比平时少。
这还没加上那些因为提前打烊没吃上的客人呢。”
平时的那些炒菜,四季酒楼本来也就卖得不算太贵。
毕竟他们店的实在,不仅是体现在味道好,还体现在价格划算上面,普通人家也能时不时过来消费。
最贵的,反而是一些高品质的自酿酒水,和二楼包间的费用。
虽说炒菜上价格有的会比炒饭高,可成本也高一些啊。
加上用油和时间等等,翻台效率也更低,算起来,可不就是和今儿个差不了多少吗?
也是这炒饭做得太好吃,让人一上嘴就停不下来,一口气扒拉完了,才想起来要慢着点儿。
所以没一会儿就换了下一桌,没一会儿就又是新的客人。
速度快,赚的也就多了嘛。
小六子一听,就乐了,赶紧对着夏冬儿说道:
“师父,那今儿个效果不错,下回‘炒饭日’还是有的吧?”
之前不是说今天卖得好的话,下回就还有吗?
夏冬儿斜睨了小六子几人一眼:
“我看你们盼的不是‘炒饭日’,是盼着把其他几种口味的炒饭都吃一遍吧?”
小六子嘿嘿一笑:
“哎呀,师父,这说破了就没意思了嘛!哈哈哈哈,那就是顺便,顺便,主要还是这么多客人没吃够呢。
他们可不是爱吃炒饭,是爱吃咱们四季酒楼的炒饭,师父你说我们能不满足他们吗?”
“能啊!”夏冬儿直接说道。
正要往下继续说的小六子傻了眼。
夏冬儿这才忍不住一笑:
“行了,我知道了,下个月还来,就还是这一天。
等办上一段时间,咱们再换新的活动,比如说‘面条日’、‘粥品日’、‘面点日’什么的,保管你们吃个够本,可以了吧?”
“可以!很可以!当然可以!”
一群人齐齐说道。
下一刻,就开始惦记起其他“xx日”的吃的了——
“掌柜的,面条日我知道,就面条里加的臊子不同嘛,粥品日也会有这么多口味的粥吗?我还没吃过那么多种不同的味道呢!”
“掌柜的,那我们多久才从‘炒饭日’变成其他的啊?”
“师父,我要不先跟你学几招,到时候也好帮忙?”
……
夏冬儿感觉自己就像是一只鸡妈妈,后面跟着一串儿的小鸡崽子,不停地仰着小脑袋朝着她叽叽喳喳地叫着讨吃的。
鸡妈妈夏冬儿一甩手:
“到时候就知道了,现在,快去洗簌,早点儿休息,明天还要开店呢!”
大家这才一哄而散,临睡前,都还忍不住讨论了几句,甚至开始畅想起其他夏冬儿没提起的“xx日”,并且开始自行发散脑洞了。
另一头,靠近五阳村的一个小村子里。
蒋老二一家已经在媳妇儿的娘家安顿下来了。
这么多年没回来,就连蒋老二的媳妇儿都对娘家有几分陌生了。
倒不是走得太久忘记了。
而是因为眼前的一切和她记忆中的娘家实在不同,发生了太多的变化。
以前破破烂烂的院子,如今变得敞亮宽阔。
不仅前院儿的面积扩大了不少,旁边还挨着建起了新房子。
爹娘住在正屋里,几个兄弟却已经搬到了临边新修的房子里。
都是方方正正的漂亮钻瓦房,连糊窗户的纸都是干净好看的。
这回蒋老二他们一家四口回来,也就住在了两老的前院这边,完全不担心没地方住下。
前院里没有再种东西,而是搭了几个木架子,晾晒了不少菜干之类的东西。
屋檐下更是挂了不少腊味,都是荤食,一看就知道家底不错,至少吃饱喝好是可以的。
后院儿却划分成了几个小格子,种了不同的蔬果,划分得还挺好。
只是每一块面积都不大,密密麻麻的,种的都是不同的样子。
问过老人以后,才知道他们这是学着先祖皇帝,弄了个小的试验田,试一试怎么种蔬菜能更快更多更好。
培育的良种再种到他们家分的大田里,而且还能卖到周边村子,另外再赚一笔。
他们家世代种田,虽说读书上没多少天赋,可这田间的活儿却是难得脑子灵活。
同样的一块地,种的东西也一样,在他们村子里,他家的收获就是要好上一些。
如今倒是把这种长处发挥到极致了。
也正是因为一边要种田,一边还要在试验田这边蹲守,还得联络外边,娘家这里的人手不够了。
几个兄弟媳妇儿家都是同村或者附近村子的,也都有自家的田地要忙,根本帮不过来,所以才联系了蒋老二的媳妇儿,看看能不能拉拔一下女婿这边。
蒋老二两口子一开始还有些想不通。
地就那么多,家里的人也不算太多,种出来的菜再好再多,家里人也吃不完啊!
挑到镇上去卖,麻烦又卖不起价格,数量多了还不容易储存,过些天就会烂,这……有必要吗?
还改育良种……
花这么大力气,为了啥啊!
接着,两口子就被“科普”了一番附近村子这些日子的变化。
他们已经有了固定的产业链,村里的人只需要种好每个村子负责的产品,自然就有专门的运输队伍过来拿货卖出去。
根本不需要他们操心怎么售卖。
价格还比他们挑去镇上单独卖更加实在。
毕竟没有中间等待的过程,蔬果的损耗率大大降低了,成本自然比想象中更低。
除了蔬果以外,附近那些村子擅长蓄养家畜的,赚得还更多呢!
不仅鸡鸭猪鱼肉,连鸡蛋鸭蛋之类的,都可以赚上钱。
可以说,处处都是赚钱的机会,就看你能不能赶上趟努力去做事了。
听得蒋老二两口子一愣一愣的。
再听闻此事最开始其实是由甘泉镇上四季酒楼牵头发起的,两人就更是惊讶地说不出话来了。
他们今儿个白日里,还去这家店里吃过饭呢!
那炒饭,价格不高,味道还好。
直到现在回想起来,嘴巴里都忍不住冒口水。
本来以为人家只是做饭好吃,没想到还能有这财神福气?
一开始只是五阳村那边供货,后来四季酒楼越办越好,供货量变大,需要的种类也多了起来,于是又加上了几个村子。
又有四季酒楼的红薯干跟茶叶生意,红薯、茶叶、水果、食用花朵都需要人专门培育栽种,加入的村子就更多了。
这样一来,供货量突然猛增,加上四季酒楼那边验货要求高,连带着村里的人都高标准要求自己,这条供货链也就出了名。
于是,甘泉镇上其他店铺也主动过来联系了。
后来更是辐射到了附近的其他村镇。
这生意便也越做越大了。
早期加入的那些人家,今年过年更是鱼肉不缺,赚得腰包鼓鼓,头一回觉得种地都是快乐的。
蒋老二家的两个孩子不懂这些,一来就被舅妈和表哥表姐们带去梳洗玩儿去了。
两个大人却是被刷新了世界观,第一次知道原来种地还能赚大钱。
留下吗?
当然!
试一试如果能成,还能写信去叫家里几个兄弟也加入进来呢!
而蒋老二媳妇儿家的变化,自然也是得益于这段时间的收益。
不仅翻新了旧院子,还修了新房子。
虽然修房子掏出了好些家底,存银没那么多了。
可他们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手里铜板儿一少就心头发慌了。
毕竟赚钱的门路还在,怎么着都不至于吃不上饭。
谈起给他们带来变化的四季酒楼,真是人人称赞。
两个在蒋老二媳妇儿记忆中一贯节俭到抠门的老人,还特意说起,等明儿个就去镇上四季酒楼吃饭,给女儿女婿接风洗尘!
顺便还能照顾夏掌柜的生意,多好!
不仅印象中老旧的房子翻新了,屋子里还暖洋洋的,据说这也是四季酒楼里一个伙计想出来的主意,好些人家都请了五阳村那边的施工队过来改装的呢,这个冬天一点儿都没受过冷。
两口子直愣愣地躺在被窝里,明明赶了这么多天的路身体已经累极了。
精神却极度亢奋,一时根本睡不着。
“跟做梦一样。”蒋老二喃喃说道。
他的媳妇儿也道:
“可不是吗?不过,却是个美梦……”
是啊,美梦,舍不得醒来的美梦。
不过……又要去四季酒楼吃饭了,嘴里的口水,怎么就又忍不住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