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能够成为朱及信赖的将领。他对朱及自然是忠心耿耿。可是当他知道现在士兵们的心里已经全部转向到叶云身上的时候。内心深处不免一声叹息。他无能为力,只好期待叶云这次能够出战告捷。“这服装很透气啊,以前的服装一出汗跟铁板似的。”
“是哇,难怪这衣服叫汗织衫呢。”
“这衣服很贵吧?”
“肯定非常贵重,我见过最贵重的也就是棉花,但是这衣服是用精细的棉花制作的。”
“好像这不是寻常的汗织衫,我之前见过的汗织衫也很厚,这太薄透了。”
“管什么厚薄的汗织衫,咱们今天跟着叶将军也能享一回福了。”
士兵们麻利的将领到的衣服换上。一个个赞不绝口。叶云收割了一波人气,便自信满满的往哈密城内赶去。很快,叶云再次找到朱及。“叶公,你又回来干什么?”
朱及现在看到叶云,就是一脸的无奈。他知道自己被叶云套路了。可是没办法,毕竟三万两真金白银的票子拿的也是真的舒服。叶云笑道:“小侯爷,我还想知道一件事情。”
朱及看着叶云,脸上挤出不耐烦的表情。叶云问道:“小侯爷麾下的楼兰三卫,难道不应该一并让他们出征吗?”
我为何没有看到那三卫的士兵?”
“楼兰卫?归附我朝的那些瓦剌人?”
朱及有些结巴,说这事的时候,整个人的语气也凝重了起来。朱及看着叶云那睿智的眼神,接着说道:“那三卫无关紧要吧?”
叶云迟疑道:“侯爷,那三卫有多少士兵?”
“三万步骑。”
“号称还是实际上的三万?”
“号称三万,实际只多不少,瓦剌人很聪明,他们故意隐藏实力。”
“嗯。”
叶云略做沉思,说道:“怎么说来,三卫的实力在西北也是有影响力的,要是不吧他们带到身边,到时候哈密城空虚,保不齐他们会入驻哈密城。”
正如目前掌握在瓦剌手中的石堡城一样。哈密城跟石堡城都是易守难攻的地方。一旦朱及丢了哈密城,那大明王朝在西域这边谋划多年的唯一一个钉子就被扒掉了。到时候瓦剌人会在哈密城一线构建防御纵深。真正的将大明朝的西北边军抵挡在疆域之外。没有哈密卫的监视。也就会导致瓦剌人在大明的视野背面疯狂壮大。土木堡之变是怎么发生的?不就是大明战神朱祁镇打心眼里瞧不起瓦剌人。自己又想着展示实力。结果葬送了大明的精锐大军么?为什么轻敌?就是因为整个大明对瓦剌的固有印象还停留在现在这种游牧阶段。叶云对后续的大事件可是清楚的很。现在开始,已经可以全方位的防范瓦剌的坐大了。朱及听了叶云的话,整个人顿时惊住。这件事情对于叶云来说基本上没啥影响。楼兰三卫不会贸然围剿叶云带出去的两千五百人的。毕竟哈密城对外宣称精骑五千。这威慑力还是不容小觑的。但是他们会打哈密城的主意。会打朱及的主意。所以叶云要把三卫的士兵也带上。反过来他们不出来,那么朱及就成了最容易被绑架的人!甚至是被杀。朱及也知道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他的那副仪容顿时黯淡了许多。面对叶云,朱及也不得不坦白了。他犹犹豫豫的说道:“叶公,其实我也无法控制那三卫。”
叶云连忙说道:“侯爷,楼兰三卫到底是真归附还是假意投诚?”
朱及叹道:“皇爷爷当年让常遇春出兵北伐,所以西域一直是我朝的软肋。几年前父皇在这里设置哈密卫,就是要让我们监控楼兰三卫。”
“但是楼兰三卫目前虽然寄居在西北军,却跟西军的联系不存在。”
“等我来此就藩,和楼兰三卫之间的来往也仅仅存在于书信之中。”
朱及的语气之中糅杂着无奈。叶云这才知道楼兰三卫的实际情况。说白了那三卫的人马就是来蹭吃蹭喝,等到合适的时机来一个里应外合的。“好吧,既然你已经清楚楼兰三卫随时都会反叛大明,为什么秘而不宣,不上报呢?”
朱及听到这番话,再次垂下了脑袋。叶云苦笑一下,他算是明白朱及的想法了。毕竟,他没来哈密城之前,楼兰三卫实际上就不听调令了。因此这跟他没有多大的联系跟责任。要是就这也上报的话,以老朱的脾气。朱及这个皇孙必然会率先背锅。而且会火速组织西征,到时候受牵连的还是朱及。可是话又说回来了。哈密城这边的情况确实复杂,这几年朱及拿到的朝廷军饷可一直是按照正规军一万多人的人头报销的。实际上只有两千五百人。这有环境因素。但是老朱并不知情。若是有一天,老朱让他征伐西域的话,他拿着两千五百人的小股部队,如何打?到时候全部露馅。朱及还是会受到处罚。毕竟老朱是一个实事求是,眼睛里揉不进沙子的人。叶云摇了摇头。这里面涉及的问题太多了,他也不愿意深究。如今迫在眉睫的是,楼兰三卫该如何处理?自己是带上他们?还是纵容他们留守在哈密城的大后方。“侯爷,你还可以联系到楼兰三卫吗?”
朱及神色复杂的点了点头:“倒是可以传递去书信,可是我非常确定,他们不会听我的调令的,这一点你就不要逼我了。”
叶云略做沉思,说道:“既然知道他们不奉命,也要走个流程!”
接着叶云表情严肃的看着朱及,说道:“若是楼兰三卫奉命前来那就暂且不提之前的事情,要是不听命令,那本公就把他们先处理了,然后再腾出手来去征伐瓦剌人!”
叶云主意已定。将楼兰三卫留下,后患无穷。叶云本来率领哈密卫出击,就承担了被朝中淮西勋贵们弹劾的风险。若是他出去之后,哈密城空防了。到时候楼兰三卫突然拿下朱及。